中国高考状元阴盛阳衰 女状元称霸全国18省
2007年男状元占比为37.21%创下2000年以来的最低记录,而2014年则创下最近5年来的男状元比例新低。
/19
|
微博0
教育频道 | 查看图集 |
1、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培养状元35人
云南师大附中(Middle School Attached To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是云南省教育厅首批评定的省一级完全中学,是云南省教育厅主管的唯一一所省级重点中学,是云南省科技教育的示范学校,是国家基础教育重点科研课题基地学校,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是全国部分大学附中协作体、全国知名中学科研联合体的理事单位。
2、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培养状元24人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创建于1950年。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创建于1950年。学校现有自由、青华、明珠、净月、北京朝阳五个校区,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国际部、艺术部等多个学部,总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全校有一线教职工1026人(含外聘教师和职员),15000名在校学生。作为吉林省的一张名片,东北师大附中以素质教育和文化管理作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3、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培养状元23人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广东省教育厅和华南师范大学双重领导的省重点中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众多,设施完善,校风纯朴,学风优良,环境优美,是广东省一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改革创新,办学成绩卓著的完全中学,也是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
4、海南中学 培养状元21人
海南中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23年的私立琼海中学。新中国建立后,琼海中学改为公办,并由琼南中学、匹瑾女中、建华中学等三所学校先后并入,改称海南中学。
5、太原市第五中学 培养状元18人
太原市第五中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的优秀生源基地。为祖国培养和造就了不少出色的专家和学者。著名的社会科学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范若愚,著名的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任之恭,著名的历史学家梁园东、许予甲,国家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校长郭桂蓉,《人民日报》副总编张虎生,被称为“近年来中国乐坛上最活跃、最有成就的青年指挥家”曹丁,语言学家贺凯,艺术教育家赵延绪,农业科学家王绶、郝钦铭,社会科学家王守贤,医学家李元恪等人都从太原五中起步。
6、南宁市第二中学 培养状元17人
南宁市第二中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重点中学,2002年被立为广西示范性普通高中。前身为创办于1906年的南宁府中学堂,曾先后更名为广西省立第一中学、南宁中学、南宁高中等。1954年改现名,直属于市教育局。
7、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培养状元16人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简称石家庄一中,是一所各界瞩目的学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传统。1947年11月24日,党和政府在刚解放的石门建立的第一所中学——“石门联中”,即石家庄市第一中学的前身,1948年3月,石门联中更名为“市立中学”,并分出部分师生组建师范学校和女中。九月“市立中学”更名为“石家庄市第一中学”并分出部分师生组建石家庄市第二中学,1953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重点中学。
8、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培养状元15人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是黑龙江省省级重点中学。现在学校设有初中部和高中部。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简称“哈三中”,被哈尔滨人直接称为“三中”,其高中部是目前黑龙江省内教学水平最高、高考升学率、重点大学录取率最高的学校之一。学校目前建有两个校区,其中新校区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知名校友有杜宇新、孔庆东等。
9、宁夏银川一中 培养状元14人
宁夏银川一中,始建于1906年,在宁夏高等院校诞生之前,一直有“宁夏最高学府”的美誉。1929年宁夏建省开始,校名易为“宁夏省立第一中学”。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学校更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一中学”;1980年被宁夏教育厅确定为自治区首批重点中学;1985年9月创办寄宿制民族高中班;200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投资建设新校,2002年,银川一中喜迁新址;2002—2005三年内,学校顺利完成了扩招任务,办学规模和师资队伍开始稳定优化;2005年,银川一中被确立为宁夏首批一级示范性高中。
10、海拉尔第二中学 培养状元14人
海拉尔第二中学始建于1937年,是呼伦贝尔市唯一的一所汉语授课的内蒙古自治区级重点高中。
11、上海中学 培养状元13人
上海中学是历史悠久的著名中学,古为江南四大名中之一(民国时期,江苏省立的苏州中学、上海中学、扬州中学和浙江省立的杭州高级中学,以教学卓著,并称为“江南四大名中”,又称“江浙四大名中”)。也是上海四大名校之一。上海中学是上海市教委直属的大型寄宿制示范校,创始于1865年(清同治四年)的龙门书院。学校占地面积340余亩,绿化覆盖率达42%,堪称绿色校园之典范。现有教学班90多个,中外学生2950余名,其中有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1750余名国际部学生。
12、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 培养状元13人
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简称乌鲁木齐市一中、乌市一中) 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的一所公立高级中学,也是自治区重点中学。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理念,主倡“团结、拼搏、求索、奉献”的精神,致力推行素质教育,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13、重庆市第一中学 培养状元12人
重庆一中创建于1931年,是重庆市教委首批直属重点中学。学校历经八次搬迁,七次易名,上下求索,艰苦创业,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秉承“明礼崇德求知求真”的校训,始终以振新民族为己任,以教育英才为宗旨。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凝炼了“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办学理念和“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的办学思想,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教育事业发展、祖国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做出了杰出贡献。
14、贵阳市第一中学 培养状元11人
贵阳市第一中学是贵州第一所省级一类示范性高中。1906年,清前礼部尚书李端棻与唐尔镛、华之鸿、任可澄、于德楷等贵州名仕于贵阳府中学堂的基础上,创办了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贵阳一中的前身)。时称“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之后,依次易名为私立南明中学、省立第二中学、省立高级中学、省立贵阳高级中学。1950年,省立贵阳高级中学、省立贵阳中学、私立中山中学、贵阳师院附中等校合并,始称贵阳一中。1997年,在金阳新区开办分校。
15、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培养状元11人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人大附中)是一所享誉中外的著名中学,坐落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心,校园绿草如茵,红墙白窗,学苑的规整宁静中浸润着自然的素朴清新。学校左邻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右依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一街之隔,尽享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优势和科学文化氛围。
16、天津市耀华中学 培养状元10人
天津市耀华中学是天津市教委直属的公立重点高级中学,位于和平区南京路106号。耀华中学以历史悠久、校风淳朴、英才辈出享誉于世。现有建筑面积约6.4万平方米,占地80亩。建校至今,已为国家培养了四万名高质量毕业生,有相当数量已成为国家栋梁,其中两院院士有13位。近几年,耀华中学每年为全国各类高等学校输送700多名优秀毕业生,数量居全市中学之冠,高考录取率均达到本科率100%,重点率97%以上,现有教学班83个,在校生4500余人。
17、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培养状元10人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坐落在南昌市北京西路立交桥东侧,创办于1954年9月,原名江西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86年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首批省重点中学,1996年被教育厅批准为首批省优秀重点中学。建校近五十年来,附中以其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校风优良,人才辈出而在高等院校和社会各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18、南昌市第二中学 培养状元10人
南昌二中的前身心远中学创建于1901年,与天津南开、长沙明德同为当时中国三大私立名校之一。1949年9月10日,改名为江西省立第二联合中学。1953年中学改市级建制,正式定名为南昌市第二中学至今;成为教育部在中国重点联系的30所中学之一。
19、青海湟川中学 培养状元10人
青海湟川中学位于西宁市海湖新区,是一所全日制省级标准化寄宿制高级中学,青海省、西宁市重点高中。学校现有33个高中教学班,一千九百多名学生;教工148人,专职教师140人,高级教师62名,中级教师58名,初级教师20名。学校现设有办公室、党群办公室、教学处、学生处、教研室、后勤保障中心、信息中心、团委八个处室。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悦图推荐
英奢侈高中毕业舞会 悍马直升机助阵
"英语公益课"为爱集结 俞敏洪等为徐敏送祝福
冰桶挑战明星大佬为慈善湿身
2000-2014年中国高考状元性别构成情况年份男状元比例女状元比例2014年40.43%59.57%2013年45.12%54.88%2012年49.38%50.62%2011年54.32%45.68%2010年53.85%46.15%2009年48.15%51.85%2008年43.66%56.34%2007年37.21%62.79%2006年39.47%60.53%2005年44.00%56.00%2004年52.70%47.30%2003年54.41%45.59%2002年38.03%61.97%2001年55.84%44.16%2000年60.00%40.00%合计47.35%52.65%2000-2014年中国各地区高考状元性别构成名次地区名称男状元比例女状元比例1山西67.74%32.26%2湖北64.71%35.29%3山东62.22%37.78%4安徽59.57%40.43%5广东54.84%45.16%6甘肃54.29%45.71%7河南52.78%47.22%7江西52.78%47.22%8内蒙古52.38%47.62%10宁夏51.43%48.57%11新疆50.98%49.02%12重庆50.00%50.00%13广西48.48%51.52%14陕西47.06%52.94%15四川46.88%53.13%16青海46.43%53.57%17海南45.45%54.55%18上海44.74%55.26%19湖南44.44%55.56%20云南43.18%56.82%21吉林42.50%57.50%22浙江41.86%58.14%23贵州41.03%58.97%24天津37.14%62.86%25江苏36.11%63.89%26黑龙江35.14%64.86%27辽宁34.38%65.63%28福建33.33%66.67%28河北33.33%66.67%30北京32.35%67.65%2015年6月10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2015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追踪调查的1952-2014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状元3000多人,这是艾瑞深研究院连续第9年独家发布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恢复高考38年来,中国六星级大学最受高考状元青睐,北京大学雄居2015中国高考状元青睐大学排行榜榜首,中国科学院大学未能实现状元零突破;港校退出省级高考状元争夺,转战二线争夺地市级状元。高考状元并未“超凡脱俗”,志愿首选最赚钱热门专业;昔日高考状元毕业后多从事高薪职业,行业顶尖人才偏少,状元成才率低于预期。值得关注的是,报告发布最新中国高考状元姓名排行榜、中国高考状元城市排行榜、中国高考状元导师排行榜和中国最值得状元报考大学及专业排行榜等,“王”姓最盛产高考状元,状元起名最爱“晓”字;上海中学毕伟玉培养5名状元,堪称“中国最牛高考状元导师”。高考状元“阴盛阳衰”态势持续增强,男状元比例再创7年新低报告显示,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最新调查的2000-2014年中国各地区省级高考状元中,“女汉子”压倒“须眉男”,女性状元攀升至52.65%,男状元跌至47.35%;对比1999年之前的全国高考状元性别比例,现今高考男女状元比例严重失调,“阴盛阳衰”态势不减,男性高考竞争力持续下降,男孩危机此起彼伏。中国大学评价资深专家、艾瑞深研究院首席专家蔡言厚教授指出,在2014年全国各地区省级高考状元中,男状元占比比2013年下降4.69个百分点,下跌幅度较大再创历史新低,下降至40.43%;而女状元比例上涨至59.57%,女性在全国高考中优势地位更加突出。值得庆幸的是,男性在中国高考理科状元榜上仍坚守传统的霸主地位,男状元占比高达64.82%,而在全国高考文科状元中,女性已经远超男性,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占比70.16%,称霸全国考坛。艾瑞深研究院首席专家蔡言厚教授指出,整体而言,在2000-2014年的中国各地区省级高考状元中,女状元所占比例总体略高于男状元,可谓巾帼不让须眉;15年间,男状元接近或高于50%的年份有 7年,约占47%。按时间序列做趋势分析,大致在50%这个平衡点(即“一半对一半”)左右出现随机涨落。但从2011年开始,女状元比例就以每年近5%的速度攀升,上升势头迅猛,男女状元比例差距逐渐拉大,大有女汉子独霸全国高考之势。相比而言,男状元除了2000年、2001年、2003年、2004年、2010年、2011年的所占比例略高于女状元外,其它年份则是巾帼远胜须眉;2007年男状元占比为37.21%创下2000年以来的最低记录,而2014年则创下最近5年来的男状元比例新低。现行高考模式“偏爱”女性,“拯救男状元”刻不容缓2000年以来中国女性已逐步在全国高考竞争中“称雄”,从最初的“三分天下有其一”逐渐走向“头顶半边天”,近四年来女状元所占比例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从发展趋势来看大有“一枝独秀”之势。中国大学评价资深专家、艾瑞深研究院首席专家蔡言厚教授指出,全国高考男女状元比例严重失衡,这与目前社会各类杰出人才中男性占绝对优势呈现“倒挂”之态。从古代社会到现代社会,杰出人才中男性历来占主导优势,当下高考状元“阴盛阳衰”态势不容轻视,男性在高考中的传统优势和竞争力逐渐丧失,“拯救男状元”应成为当前全国基础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蔡言厚教授表示,我国社会进步男女日趋平等,家长愿意为女孩接受优质教育进行投资、高考科目设置中语言类科目偏多,考试内容中考察记忆能力的比例过高、女生心理发育较男生更快,细致耐心度比男生更高是导致高考赛场特别是高考状元性别争夺战中出现“阴盛阳衰”格局的三大原因。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并逐渐深化,使教育功能价值逐渐回归学生本位;21世纪初在大学启动自主招生工作,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逐渐形成多元评价体系。在上述背景下,一些优秀男生敢于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坚持走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道路,而目前各地区高考全国统考或分省自主命题的考试科目、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仍然是应试教育的各种翻版,这大大增加了素来刻苦努力的优秀女生考取高考状元的机会。艾瑞深研究院首席专家蔡言厚教授呼吁,要想改变目前全国高考以状元为代表的高分考生“阴盛阳衰”的不利局面,应尽早对高考形式、高考科目和高考内容等进行综合性、系统性、渐进性改革,特别是英语等语言类高考科目的分数要适当下调或考试次数要适当增加、恢复数理化高考科目的难度及分数、增加各高考科目综合分析和实践应用类题目等,使高考成为选拔思考者而非应试者的人才选拔制度,最终加速国家教育改革进程,特别是破解所谓“应试教育”、“学生负担过重(即减负)”等“教育沉疴”或“考试顽疾”,有效回答“钱学森之问”。女状元称霸全国18省,男状元版图进一步萎缩报告显示,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最新调查的2000-2014年中国各地区省级高考状元中,男状元比例超过60%的地区仅有3个省市。其中,山西省跃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首位,男性状元所占比例全国最高,为67.74%;湖北省退居第二,男性状元占比为64.71%;山东省62.11%名列第三。而在全国各地区省级高考状元中,北京市女性状元所占比例为67.65%,全国最高排名第一,其次是福建省和河北省,均为66.67%;其中,全国共有18个省市自治区女状元比例超过男状元,北京、福建、河北、辽宁、黑龙江、江苏和天津等7省市女状元比例均超过60%。艾瑞深研究院名誉院长蒋国华教授认为,出现上述情况可能的影响因素很多,但主要与各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主流价值观有重要关系。比如男状元最多的山西,男性历来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主角,依靠能源致富的传统正在转型,男性晋商开始向儒商迈进;福建,虽有诗书传家的传统,但商业文化更为浓厚,男性饱受商业气息熏陶,而女性更为勤劳善良刻苦,所以女状元多;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比较男性中心主义的地区,儒家强调读书,于是山东男状元多。男状元较多的江西是一个强调耕读传家的地区,而内蒙古男状元较多则与蒙古族男女分工不同和民族传统习俗有关。女状元称霸高考考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贡献最大中国大学排行榜第1人、艾瑞深研究院名誉院长蒋国华教授指出,如果把时间跨度再放大,美国华盛顿大学曾对1665-2010年这345年间的1800个学科领域男女学者所发表的论文进行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女性学者的学术论文发表趋势正在好转,但是,在200万篇学术文章中,女性学者的诸项指数均明显低于男性。比如,在这345年间,在全部论文的作者中,女性作者仅仅占22%,且其中女性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更少,只有19%。再次,从论文作者排名位次看,女性作者大多排在第三、四甚至第五及更靠后的位置。迄今为止的包括基因科学在内的研究表明,男女两性确有生物学上的天然差异,比如,男性的大脑比女性的大脑要大15%~20%。不仅如此,这些差异广泛存在于大脑结构、大脑的内容物、大脑的功能等诸多方面。一般而言,男性更善于空间任务和运动技巧,而女性则比较擅长记忆和语言。但是,并没有证据证明两性间这样的生物学差异与优势覆盖了全部的男性或女性。英国心理学家则更是认为,性别差异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于大脑中的。相反,它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有周围的环境塑造和调整。过去,人们过分偏重了生物学因素,典型的说法即是硅谷的“一些高管将这种状况归咎于基因”。艾瑞深研究院名誉院长蒋国华教授指出,事实上,“社会环境会对你是谁,你怎样思考以及你要做什么产生影响。”归根到底,男女两性大脑的确存在天然区别,但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后天环境并没有改变男女脑子结构及其性状,而只是让男女中间都具有优秀性状的那部分男人和女人发展得更充分了。这很可能是迄今对于我国高考出现所谓“阴盛阳衰”现象的最科学的解析。一项跨文化研究结果显示,从大多数国家数学考试高分获得者的比例看,男生始终是多于女生。艾瑞深研究院名誉院长蒋国华教授指出,在当代,男女的这个差距在不断缩小,说明能力和成绩差异并非是一道绝对的一成不变不可跨越的鸿沟。男女两性大脑各有特点,各有所长,男女两性互补,构成一个有机而多彩的世界 。2000年以来,中国高考状元出现“阴盛阳衰”的暂时现象,这可能是人类在追求两性平等的伟大征程上中国基础教育的引领性贡献,未来也会消失。
2015高考查分录取指南
报志愿 不用再纠结
探寻北京“野鸡”大学
考场上的"猫鼠大战"
吉林高考状元戴红花走红毯 网友称然并卵
人民大学:增招农村贫困生 减少自主招生
告别“卡片式” 名著吉祥物登上高校录取通知书
南科大:录取不全看高考成绩 20%高分考生落选
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做在学生身边的校长
真题
答案
作文
点评
查分
图集
报志愿
招办
招生访谈
环球教育:做教育真正深层次的改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增翻译专业招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新增双培和外培计划
优能中学:做极致教育产品,提供更好教学服
志愿填报
丰台与首都医科大学合作办学 合建首医大附
北京部分高校二本线超一本控制线
复旦回应文科状元签确认书未录取:正核实情
2015年北京学生最难考大学30强排行出炉
影像高考
高考结束 班主任朋友圈里
考场上的"猫鼠大战":作弊
高考结束考生笑脸满盈
美女编辑的另类"高考"
高考欢乐多 猫猫狗狗抢镜
家长捧iPhone6迎接娃儿
特殊考生高考获特殊照顾
旗袍妈妈们盼孩子“旗开得
陪考大军:爸妈最辛苦
美女学姐拍照送“最美祝福
独家策划
2015全国高考作文点评
2015全国高考72小时直播
2015高考各科真题解析
本文来源:教育频道综合
责任编辑: